位置:學校首頁 > 學校動態>日本接受專升碩的大學有哪些
目前,很多踏入職場的大專生不滿足于職場現狀,待遇低、工作壓力大、因為學歷限制上升空間較小等,因此萌生了通過留學提升自己的念頭,而日本因為教育質量優良、學費較低成為很多大專生心儀的理想留學目的國。今天給大家介紹幾所在直接招生、可專升本、專升碩的日本大學。
專升本
櫻美林大學
櫻美林學園創立于1946年,前身是清水安三先生于1921年在北京創辦的崇貞學園(現北京市陳經綸中學)。當時,中國北方饑荒肆虐,民不聊生。為了收留無家可歸的兒童,清水先生建立了“受災兒童收留站”,兩年后他創辦“崇貞學園”,通過講課和傳授工藝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
清水先生在中國從事教育事業25年,此后他在東京創辦了“櫻美林學園”。為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普及中文教育,2005年櫻美林學園和中國政府攜手合作,設立了櫻美林大學孔子學院。學園的主要校區位于東京都的町田市。2018年新校區在東京新宿落成,辦學規模進一步提升和擴大。學校由文理綜合學群及商務管理學群,健康福祉學群,藝術文化學群,國際語言文化學群和研究生院構成。在校學生為9000人以上,其中外國留學生占比達總人數7%。櫻美林學園的目標一直是遵循基督教精神培育國際型人才。學園的教育理想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注重培養學生廣泛的文理教養和發展敏銳的判斷力,以及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理解尊重他人、以協作精神處理事務的綜合能力。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學園為學生提供文理教育和國際教育,并不斷開發新的教學活動以適應新世紀對新型人材的要求。
城西國際大學
城西國際大學作為適應國際化時代要求的一所文理綜合大學,是學校法人城西大學 1992 年在千葉縣東金市創建的,今年建校 25
周年。東金校區位于千葉縣中東部毗鄰風景秀麗,的九十九里太平洋海灣,同時校區也是日本的大學中離東京首都機場成田空港較近的一所大學,行車 40
分鐘。從東金校區到東京市中心校車行駛 70 分鐘。
經過 20 多年發展,在全體教職員工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城西國際大學現在擁有 8 個本科學院和 6 個研究生院的文理綜合大學,提供共 10 個本科專業與 10 個研究生博士生專業,并設有語言學的留學生別科,服務地方的老年大學。同時還形成了以千葉東金校區為主校區,東京市中心的東京紀尾井町校區與海濱度假城市鴨川市的安房校區為分校區的3 個校區。
目前,城西國際大學的在校生人數是 6300 余名。同學們分別來自日本各地的高中,另外留學生人數約有 1000 多名。正是作為一所國際化大學,因此積力于國際化教育為在校生積極提供國外學習機會,積極與世界各國地區 170 多所大專院校締結姊妹校,開展合作教學項目,同時每年招收春秋兩季接收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匯集東金校區與日本同學共同學習,在首都圈內形成了小規模的國際社會環境。因此校園文化的多元性促進學生間的文化交流、提升了同學們的文化意識。
長崎國際大學
長崎國際大學是于2000年設立的日本私立大學,其前身是擁有60余年歷史的學校法人九州文化學園。長崎國際大學是一所現代國際化的大學,位于日本佐世堡市北部,與日本第主題公園豪斯登堡相鄰。在校學生可以憑借學員證0元出入豪斯登堡,并且豪斯登堡會提供在校生就業和打工的機會。
人間社會學部分為國際觀光和社會福祉,探求世界的文化和人類的生活方式。健康管理學部通過飲食來獲取健康。藥學部則從藥物角度審視生命。這些培養的人才都是當代社會所需要的,因為生命、健康、生活這三個正是人類普遍的價值所在。另外,長崎國際大學大學院還有人間社會學研究科、健康管理學研究科以及藥學研究科的修士課程以及博士課程。
學校為了培養擁有實戰能力的人材徹底貫徹實學教育,實行小班制授課。學校在全校共通科目的“人文理解”中,設有“茶道文化”科目。之所以把茶道放入必修科目,是因為茶道的根本就是社會奉獻(待客之心),它包含了各種精神和藝術文化,具有崇高的情操。
東亞大學
東亞大學坐落在太平洋與亞洲溝通的傳統通商口岸-山口縣下關市,是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家鄉,同時也是山口縣下關市的綜合性私立大學。學校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建設,已成為一所學術教育與技能教育并重,以追求生命與健康為宗旨的綜合大學。
東亞大學是日本較早設置跟美容有關的大學,藝術學部的學生通過所需課程就可以拿到認定的美容師資格證。日本院校中極少數可以直接在報考藝術專業的學校。其他學部還可以拿到幼兒園、、中學的教師資格,營養師、緊急醫療救護技術員、臨床心理士等認定的資格證書。
學校共設立人類科學院、醫學院、藝術學院等三個學院,共有七個二十二個本科專業。通學制研究生院(碩士、博士):醫療學研究科、人類學研究科、設計研究科、臨床心理;函授制研究生院(碩士):法學研究科、人類學研究科、設計研究科、環境研究科。擁有一所臨床心理研究中心,一所臨床護理學校及一所醫療專門學校。
日本東亞大學現有教授45名,副教授26名,講師14名,專業教授以上3個學部720個專業知識。(平均一個教授/教員負責對應9個學生)東亞大學堅持放眼亞洲的國際化策略,致力于培養適應國際化發展的技術專業人才,已經與美國、中國、韓國等和地區的大學建立了共同人才培養及海外實習的友好交流關系。并愿擴大交流,廣交朋友,同舟共濟,與亞洲各大學積極建立友好合作關系。
苫小牧駒澤大學(北洋大學)
苫小牧駒澤大學前身苫小牧駒澤短期大學于1965年成立于北海道第城市--苫小牧市。是由苫小牧市政府和東京都大學駒澤大學合作創辦,現由京都學校法人育英館管理,以服務地方經濟,畢業生高就職率為特色,是經中國教育部認可的日本私立大學。學校于1998年更名為苫小牧駒澤大學并開設大學教育(國際文化學部國際文化)。
大學的建學理念為“行學如一”,教育目標則是“信、誠、敬、愛",這種理念和精神至今仍被繼承。苫小牧駒澤大學以“站在學生立場”作為教育的基本立場,“學生和教職員工作為一個共同體”,把“為了學生該怎么做”作為判斷基準,推進教育改善活動。
學校地理位置位于日本北海道苫小牧市,距離千歲機場40分鐘,距離札幌60分鐘。北海道生活成本較低,一個月的吃住成本在6萬日元(3500元-4000元人民幣)左右,但其作為一個發達的旅游地區,工作和打工的機會非常多。這樣相比東京以及大阪等大城市,留學成本的支出和打工實習收入對于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十分有利。苫小牧駒澤大學設有各類獎學金和學費減免,同時苫小牧市當地政府大力扶持學校,為在校的大學生畢業后提供當地就業的機會。
長崎綜合科學大學
長崎綜合科學大學創立于 1943 年,是一座有歷史和傳統的日本私立大學。學校前身是“川南高等造船學?!?,在 1961年遷移到目前的校址長崎市的網場町,并于 1978年更名為“長崎綜合科學大學”,現在已經發展成擁有研究生院(設有工學研究科)、本科(設有工學部、綜合信息學部)、別科(設有日本語研修課程)、以及各種附屬研究所的高等教學機構。
長崎綜合科學大學開設的各種專業中較有特色的專業之一是工學部的船舶工,它在日本的大學中也是稀少的。船舶工通過船舶和海洋知識的專業訓練,培養能夠設計船舶和保護海洋環境的的專業技術人員。長崎綜合科學大學早在
1960 年的“長崎造船短期大學”的時代,就開始招收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的留學生,面向海外招生的歷史較長。眾多的畢業生向社會作出了諸多貢獻。
學校自創立以來七十年間持之以恒的進行著式教育 , 對學生生活 , 學習 , 就業方面的援助也在逐步充實。實線教育一直維持著高水平 , 以養成就業后的生活實踐能力。通過在校學習 , 海外短期留學(學校會有一部分的補助)提高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工學部為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 一邊實際進行操作 , 一邊推進以學習實驗 , 實習為主體的式教育。綜合信息學部全課程可以學習信息技術人員不可缺乏的基本知識 , 通過信息收集 ,閱讀 , 寫作的方式培養學生創造力。在智能信息課程中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 , 以學生為主體的各種機器人大賽中大顯身手。長崎綜合科學大學面向21
世紀,以技術、信息、環境為重點方向,全力培養適合社會與時代的人才。
稚內北星學園大學
稚內北星學園大學位于北海道較北面的稚內市,前身稚內北星學園短期大學成立于 1987 年,設置了經營情報和英文。2000 年成為開設大學教育的私立大學。稚內北星學園大學設有信息傳媒學部。稚內北星學園大學作為“北海道北部宗谷地區的高等教育機構”,受到了道北地區住民長年以來的眾多支持。建校時的龐大費用也完全是由稚內市和當地住民所負擔的。
此后,作為名寄以北的大學,在基督教的理念下,順應國際化、信息化的時代要求,2000年,學校作為四年制大學開始新的出發之際,在費用方面仍然得到了稚內市的全面援助,以及北海道政府的財政援助。因此稚內北星學園大學可以說是北海道較早的“公設民營”大學。學校運營者也將當地民眾的這份期待作為自己的責任,努力將大學建設成為面向市民開放的大學。為了提高當地教育實力,學校不斷貢獻出研究和教育的成果。
稚內北星學園大學獲得了來自日本各地的入學者,地區教育的提高自不必說,跨地域多方面人才輩出等,作為大學的重要使命一直持續至今。
專升碩
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
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是一所位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私立大學。創立于2004年4月,是日本所也是一所IT專業型碩士研究生院大學。
學校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的京都計算機學院。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的建校使命和目的是:配合IT社會對高質量以及多樣化人材的需求,在即將到來的信息爆炸時代,通過培養超越以往的,具有高度的技術、廣泛的知識以及國際化的IT職業,來對日本實現高度信息化社會和經濟再生起到貢獻作用。
京都情報大學院大學與國際多所高校締結教育合作,成為姊妹校。